古建筑群平面
中國傳統建筑的每一單位,基本上是一組或者多組的圍繞著一個中心空間(院子)而組織構成的建筑群。這個原則一直采用了幾千年,成為了一種主要的總平面構圖方式。
關于六千年前的陜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房屋遺址,大體上構成一不規則的原型,里面密集地排列著許多房子。居住區的周圍有一條寬、深各約5~6米的防御溝圍繞著,溝的北面又公共墓地,東邊是燒制陶器的窯場。由此看來,新石器時代的建筑群已經采取了一種向心而構成的形式了。相信,此后的房屋總平面的布局就是這種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和延續。
關于商代和夏代,或者更早以前,古代的文獻記述過在建筑上采用“四向”之制,就是說一個稱為“中庭”的空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方用房屋圍繞起來。“四向”和向心的“中庭”的平面布局可能和古代皇帝的以自己為中心的統治思想有關,但是,這種意義實在是并不十分主要的。以“院”為中心的建筑群組織方式發展成為中國古典建筑的主要形式最大的原因就是“院”這種性質的空間為所有人所必需。
當然,“院”并不是一定依靠四周圍繞著房屋才能夠形成,它可以附在房屋的前面作為“前院”,附在房屋的后面成為“后院”,不過這種情況下院子就成為房屋的附屬物,并不是平面組織的中心了。
古代的房屋建筑是以“間”作為表示數量的單位的,對于建筑群來說則以“院”來表示。所以,在平面組織的系統上,建筑群是以“一院一組”為基本單元的,多組的建筑群的院一般是首先向縱深方面發展,院與院間作行列式的排列,一直行一連串的院則稱為“路”,典型的巨大建筑群則以“中路”為主,左右再發展為“東路”與“西路”,更大的“群”可能構成更多的“路”。在路中,院與院間有縱的聯系,也有橫的聯系,成為一個交叉的交通路線網。
其實,在建筑布局上,一共有兩種基本的原則:一種是空間包圍著房屋,另一種就是房屋包圍著空間。前者以建筑物為主,建筑物以“三維”的“塑像體”的形式出現,它是視線的焦點,因此房屋本身便要求有足夠的變化。后者以構成一個良好的空間為主,房屋只能以“兩維”的“平面的”形式作為空間的封閉,目的在于使空間本身得到最好的效果。
除了院落式,中國建筑有沒有表現“三維”塑像體的平面布局方式?當然是有,天壇祁年殿布局就是一個十分顯著的實例,城門的門樓、鐘樓、鼓樓、佛塔等等在平面的組織中都放在視覺的焦點上。很多時候,兩種方式都在混合使用。
下一篇:古建筑中“奧”的產生
中式庭院怎么做中式庭院景觀設計的要點與理念…
庭院文化磚:中式庭院設計,中式庭院景觀設計施工…
中式建筑中細節之美無處不在,今天我帶你細數那些中式建…
余蔭山房仿建項目不僅蘊含了木雕、貝雕、磚雕、灰雕、…
磚雕,俗稱“硬花活”,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建筑裝飾藝術。…